您现在的位置是:美食文化 >>正文
但冷热感知基本相同
美食文化3612人已围观
简介凛冬将至,无论是集中供暖还是空调制热,取暖成为大江南北人们的共识。在没有现代暖气和空调的中国古代,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取暖,度过漫漫寒冬的呢?4600年前就有“地暖”人类的悲欢不一定相通,但冷热感知基本 ...
凛冬将至,千年前无论是地暖冬天集中供暖还是空调制热,取暖成为大江南北人们的壁炉共识。在没有现代暖气和空调的古人中国古代,古人是千年前用什么方法来取暖,度过漫漫寒冬的地暖冬天呢?
4600年前就有“地暖”
人类的悲欢不一定相通,但冷热感知基本相同。壁炉生活在距今28万年前的古人辽宁营口金牛山人经过长期摸索,就已经学会在火堆旁堆垒圆形的千年前石头圈,用以保存热量取暖。地暖冬天距今4600年前的壁炉仰韶文化姜寨遗址的先民们,则把金牛山人在山洞中点燃的古人火堆转移到屋内。姜寨人会在房屋中心挖出一个小坑,千年前四周垒上砖石,地暖冬天中间用以做饭、壁炉取暖,这就是最早的火塘。
从凸出地面的火堆,到凹进地面的火塘,一凸一凹之间,是先民保存热量取暖的远古智慧的进化。火塘烤热地面,使房间和人体逐渐暖和,可视之为最早的地暖原型,春秋时甚至有人用这种取暖方式向君王邀宠。
据《春秋》,宋国有个叫柳的宦官深得宋平公宠爱,但太子很讨厌他。公元前532年,平公薨逝,太子即位,是为元公,欲杀柳。当时正值国丧,元公要披麻戴孝守灵长坐,按礼制不能穿狐皮大衣、坐熊皮暖席,冻得浑身发颤。柳就用炭火将元公座下席位烤暖,等元公要入座时再撤去炭火,让元公暖暖地坐下。元公大喜,等到国丧结束,对柳“又有宠”。
早在魏晋时期,东北就已有用“火炕取暖”的记载。清朝定都北京后,将白山黑水间的“火炕取暖”发展为紫禁城的“火地取暖”。工匠在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,在殿外一人多深的坑洞(即灶口)烧炭,使热气通过火道传导到殿内地面,不但散热面积大,热量均匀,实现地暖的功能,而且没有烟灰和粉尘污染。
康熙年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,对紫禁城的地暖赞不绝口。他在回忆录中写道: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,像小灶一样。紫禁城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,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,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。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,在双足还冷时,头已很热了。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,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。
秦王洗澡有壁炉
寒冷冬日,让人最难下决心之事莫过于洗澡。但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咸阳宫殿中,秦王却不难下这个决心,洗澡可以随时安排。这不是因为秦王意志力强大能战冷风斗寒气,而是建筑师们为他设计了大型取暖设施——壁炉。
1974年,考古学家在秦都咸阳挖掘了战国时期的一号宫殿建筑遗址,这座宫殿除主体建筑外,还有卧室、过厅、浴室等。正是在浴室里,考古学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壁炉。
秦宫壁炉宽1.2米,纵深1.1米,高1.02米。炉身用土坯砌造,炉膛为覆瓮型。这种造型可以让热气在炉膛内充分回旋,也便于炉烟迅速排出。炉口前有灰坑,炉左侧则有存放木炭的炭槽,这一设计可以有效延长木炭燃烧时间,使室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,不至于秦王还没洗完澡,温度就降了下来。否则君王一哆嗦,后果很严重。
椒房殿是辣还是香
椒房殿并不顾名思义,是房间内装满辣椒,让人大快朵颐吃辣椒取暖;而是将花椒及其花瓣捣碎,研磨成粉末,掺在泥中作为涂料涂在屋内墙壁上。花椒性温,用其涂墙,“取其温而芳也”(颜师古批注《汉书》之语),可以让室内不仅温暖如春,而且芳香四溢。
古代皇后寝宫一般就叫椒房殿。据《汉宫仪》,“皇后称椒房,以椒涂室,主温暖除恶气也”。除此之外,皇后寝宫取名椒房殿,还玩了一把谐音梗,取花椒多籽(子)的美好寓意。
用花椒涂墙取暖之法流传后世,西晋石崇曾“以椒为泥涂室”,与王恺斗富。南朝庾信有《梦入堂内诗》云“雕梁旧刻杏,香壁本泥椒”,晚唐李商隐在《饮席戏赠同舍》中言“兰回旧蕊缘屏绿,椒缀新香和壁泥”。
祖籍成都的北宋宰相王珪,则偏爱家乡四川的花椒。他在《宫词》中言“楼西别起长春殿,香壁红泥透蜀椒”(一说为花蕊夫人所作)。在充满椒香味的屋内过冬,估计食欲也会大增。等到冬去春来,或许会发现去春的衣装已经配不上今春的体型。
当然,花椒涂料只能起到基本保暖作用,要在视觉和心理上更加温暖,人们还会在房间地面铺上毛毯,在墙上加挂壁毯,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,以最大限度地锁住室温。这就是椒房殿的升级版——西汉未央宫的温室殿。
被中香炉有多巧
据《西京杂记》,西汉人丁缓发明过取暖用的球形小炉,因“可置之被褥中”,人称“被中香炉”或“卧褥香炉”。
香炉的结构设计类似今天飞机、轮船上使用的陀螺平衡仪,其球形外壳和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内外两层同心圆环。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一根短轴连接,支撑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,使得炉体能自由转动。
通过这一设计,内环能支撑在外环上,外环可以支撑在外壳的内壁上。炉体、内环、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撑短轴依次互相垂直,加上炉体本身的重力作用,可以使得香炉无论如何翻转,“炉体常平”,炉口总能保持水平状态,炉体内的火炭断不会倾覆外泄而带来皮肤烫伤或引燃被褥的危险。临睡之前,让此香炉在被子里尽情翻滚,便可祛除被褥中的寒气,暖暖地一觉到天明。此香炉不仅可以取暖,还可以用来熏香,因此又称“香薰球”“薰球”。
西汉司马相如的《美人赋》中有对“被中香炉”的描述,言美人闺房内有“金鉔(即香炉)薰香”,但目前还没有唐朝之前的“被中香炉”实物发现。唐朝时,大户人家已经广泛使用银制“被中香炉”取暖。
1963年曾在陕西西安沙坡村出土一个直径50毫米的唐朝银制“被中香炉”,造型雅致,镂空精细。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中,就有两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制“薰球”,其中一件直径达128毫米。
梅长苏和小主们的手炉
若是将“被中香炉”加上外罩和小提手,便成了《琅琊榜》中梅长苏和《甄嬛传》中小主们握在手中取暖的手炉。
手炉和“被中香炉”差不多同时出现,又称袖炉、捧炉,一般是巴掌大小的铜制炉体,有圆形、方形、瓜棱形等造型。在炉体中放入一小条火炭或者炭火余烬,盖上有镂空花纹的炉盖,热气就会从炉盖的镂空孔洞中溢出。
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曾出土一件手炉,炉盖盖沿外侧有铭文“阳信家铜温手炉盖”,炉身下腹外侧有铭文“阳信家铜温手炉”。学者据铭文推测,此手炉应为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即平阳公主家用之物。
阳信长公主有过三次婚姻,先嫁平阳侯曹寿,不料丈夫和儿子曹襄都走在她前面;二嫁汝阴侯夏侯颇,结果夏侯颇后来因与父亲婢女通奸而畏罪自杀;三嫁大将军卫青,不到十年卫青就先于她病逝。公主去世后与卫青合葬,陪葬茂陵,故其手炉能在茂陵发现。
一件手炉,或许不能温暖公主的清寂,但至少能在寒冷的冬日熨帖她的内心,给她带去丝丝暖意,让她即使无人同立,也能消度那欲雪的黄昏。
有人用手炉暖手,还有人却别出心裁,用他人御寒暖手。
据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,唐玄宗的哥哥申王李撝“每至冬月,有风雪苦寒之际,使宫妓密围于坐侧,以御寒气”。李撝用美女做人墙阻隔寒气,是为“妓围”。
而玄宗弟弟岐王李范更是脑洞大开,“每至冬寒手冷”,又“不近于火”,不喜欢用火取暖,“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”,只有把手伸进漂亮侍女的怀中取暖,这就是“香肌暖手”。
百姓御寒用纸衣
无论是帝王标配的地暖、壁炉、椒房殿、温室殿,还是文人雅士的“被中香炉”、手炉、暖席,都不是平民人家能够消受的。尤其是在棉花尚未大规模种植、消费的唐宋时期,百姓御寒取暖只能另辟蹊径,那就是穿纸衣、盖纸被。
现代又轻又脆的纸肯定不能用来做衣服、缝被子,但唐宋时期的纸张多是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。尤其是楮树皮纸,拉力强,耐折耐磨,坚韧敦厚,在控制好厚度和打浆度的基础上,是制作纸衣、纸被的上等材料。古人将楮书皮蒸煮后,加入胡桃和乳香增加其柔韧性,压实加工做成厚纸,在里面纳进麻絮等,便可根据需要裁剪成纸衣、纸袄、纸被等御寒衣物。
宋代造纸业发达,官府经常在天寒时节给流落街头的乞丐发放纸衣、纸被。一些文人也喜欢纸衣、纸被绵软白净的特点,以穿纸衣、盖纸被为时尚雅号。陆游好友朱元晦曾寄给他一床纸被,陆游盖过之后觉得颇为舒适,遂写诗答谢元晦:“纸被围身度雪天,白于狐腋软如绵。放翁用处君知否?绝胜蒲团夜坐禅。”是为《谢朱元晦寄纸被》。
供暖费发多少
古人冬天取暖的燃料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古代官员俸禄结构中的“柴直银”就相当于今天的供暖费。
宋朝及之前的供暖费基本上是实物发放,以宋朝为例,朝廷每年从农历十月到次年正月为官员发炭用以取暖,宰相可领4000斤,其余官员根据级别每人可领2000斤、600斤、400斤、200斤不等。
明朝改用银两为官员发放取暖费,称为“柴薪银”。但明清时期,皇宫大内的皇家人员仍然是领用实物木炭用以取暖,明朝的“惜薪司”、清朝的“营造司”都是负责购买、发放木炭的机构。
不少清宫戏都有妃嫔因领取木炭而发生宫斗的情节,其实皇宫木炭发放有明确的标准,以清朝乾隆时期为例,皇太后每天120斤,皇后110斤,皇贵妃90斤,贵妃75斤,一般情况下都能领取相应位分的木炭。
(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)
吴鹏来源:中国青年报
Tags:
转载: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股票通财富决策”。http://heropath.fastseoul.com/news/29d46199509.html
相关文章
甲醇标准品:为实验室提供可靠基准试剂
美食文化在化学分析与实验室研究的广阔天地里,每一种试剂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而甲醇标准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基于多年的行业经验,我深知实验室对基准试剂的严苛要求——不仅要纯度高、稳定性 ...
【美食文化】
阅读更多在玻璃瓶上画画应该用什么颜料 怎样在玻璃瓶上涂颜料,行业资讯
美食文化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水平迅速提高,古老而传统的玻璃行业焕发变新,各种具备独特功能的玻璃产品纷纷问世。想要了解能在玻璃上画画的颜料具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,这种颜料又该如何使用,读完文章就知道了一、在玻璃瓶 ...
【美食文化】
阅读更多MINI PEACE时尚长裙 邂逅美好初夏
美食文化风铃草在蝉鸣里摇晃成风铃,冰镇西瓜的甜汁染红指尖,裙摆飘飘的夏天裹着草莓味的香甜,撞进了孩子们的世界。MINI PEACE本季新品,高支棉的肌理藏着阳光的温度,彩色印花是打翻的童话颜料罐,H版型包容所 ...
【美食文化】
阅读更多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友情链接
- 美团零售业务持续调整:快驴负责人由郭万怀变为高雨龙
- 美团零售业务持续调整:快驴负责人由郭万怀变为高雨龙
- 蜂花“哭穷”被野性消费,会是下一个鸿星尔克吗?
- 陈婉婷执教琼中女足俱乐部 将出征女足乙级联赛
- 红人馆 | 张雪迎重现紫霞wink?这些白月光不能随便碰
- 德甲-荷兰国脚进球 罗伊斯绝杀 多特蒙德2-1险胜
- “从红极一时到落魄”的7位男星,每个都很可惜,还有人求助葬母
- 华为转让荣耀系列商标
- 印度支付宝也逃不过“阿里魔咒”?
- 2021广州车展:极氪发布用户服务品牌ZEEKR Care
-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|北京严查刷单炒信、网络直播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
- 何小鹏谈特斯拉FSD入华:热烈欢迎,整个智能驾驶行业会有更多有趣交流和互相促进
- 做热弯玻璃的注意事项 热弯玻璃和弯钢玻璃容易出现裂纹怎么办,行业资讯
- 广州发布化妆品地方标准《化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》
- 铁拳行动 | 四川公布7起假冒伪劣化肥坑农害农典型案例
- 辽宁:推动市场监管所培育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
-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提示:“儿童食品”没有特殊营养
-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| 限时办理有效率 “零距离”为企解难题
- 对氯苯酚在水环境可吸附有机卤素监测中的应用 (二)
- 玻璃是怎么做的 钢化玻璃是怎么做出来的,行业资讯
- 车窗玻璃起雾怎么办 夏天汽车挡风玻璃外侧起雾如何解决,行业资讯
- 利用二茂铁检测植物油过氧化值方法的建立(二)
- 汽车挡风玻璃划痕修正需要注意什么 汽车挡风玻璃划痕修正价格,行业资讯
- 枯草芽孢杆菌中胞壁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芽孢的影响(二)
- 复合益生菌发酵不同基料乳酸菌饮料中挥发性代谢物差异分析(一)
- 如何自己进行玻璃磨边抛光 关于门窗玻璃磨边的规范,行业资讯
- 汽车玻璃水用完了能不能直接加自来水 玻璃水可以自制吗,行业资讯
- 孕前饮食清淡面条做好吃
- 浙江东阳:建设养老机构智能“阳光厨房” 让老年人吃喝更放心
- 玻璃烧制流程是什么 钢化玻璃的原理是什么,行业资讯
- 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和g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(五)
- 镇江市市场监督局开展调味品质量提高专项行动
- 利用二茂铁检测植物油过氧化值方法的建立(一)
- 夹心海苔中微生物超标原因溯源分析
- 浙江安吉查处一起侵犯“数据产品”商业秘密案
- 深圳开展“守护未来”统一执法行动
- 辽宁:化妆品“花式”科普“妆”点美好生活
- 藜麦的营养及其淀粉特性的研究进展(二)
- 辽宁启动“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”
- 安徽启动个体工商户“一屏注销”改革试点